- 三后
-
1.三個君主或諸侯。 古代天子、諸侯皆稱後。 (1)指 禹 、 湯 、 文王 。
《楚辭‧離騷》: “昔三后之純粹兮, 固眾芳之所在。”王逸 注: “后, 君也, 謂 禹湯 文王 也。”(2)指 太王 、 王季 、 文王 。《詩‧大雅‧下武》: “三后在天, 王配於京。”毛 傳: “三后, 大王 王季 文王 也。”(3)指 虞 、 夏 、 商 三代的君主。《左傳‧昭公三十二年》: “三后之姓, 於今為庶。”杜預 注: “三后, 虞 、 夏 、 商 。”(4)指 禹 、 契 、 后稷 。《淮南子‧人間訓》: “古者溝防不修, 水為民害, 禹 鑿龍門, 辟 伊闕 , 平治水土, 使民得陸處;百姓不親, 五品不慎, 契 教以君臣之義、父子之親、夫妻之辨、長幼之序;田野不修, 民食不足, 后稷 乃教之辟地墾草, 糞土種穀, 令百姓家給人足。 故三后之後, 無不王者, 有陰德也。”(5)指 周公 、 君陳 、 畢公 。《書‧畢命》: “惟 周公 克慎厥始, 惟 君陳 克和厥中, 惟 公 ( 畢公 )克成厥終。 三后協心, 同底於道。”(6)指 伯夷 、 禹 、 后稷 。《書‧呂刑》: “乃命三后, 恤功於民。伯夷 降典, 折民惟刑; 禹 平水土, 主名山川; 稷 降播種, 農植嘉穀。”(7)指 夏桀 、 殷辛 、 周幽王 。《文選‧王延壽〈魯靈光殿賦〉》: “下及三后, 媱妃亂主。”張載 注: “三后, 夏 、 殷 、 周 也。”劉良 注: “三后, 桀 、 紂 、 幽王 。”(8)指 漢 之 宣帝 、 景帝 、 文帝 。 ........2.指 漢 代的三個皇后。《後漢書‧王暢傳》: “三后生自 新野 。”李賢 注: “ 光烈皇后 、 和帝 陰后 、 鄧后 , 並 新野 人。”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